近日,2023年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奖拟授奖成果名单公布,我校公安学院台治强教授主持完成的《公安刑事案件侦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的开发与应用》荣获三等奖。
陕西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是科学技术研究领域重要奖项,此次获奖充分体现了我校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下一步,学校将继续鼓励全体教师发扬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科研精神,持续提升教学科研能力。
【供稿:公安学院(公共安全法学院)】
4月14日,我校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大会。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对全校开展主题教育进行动员部署。 校党委书记、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组长孙国华主持会议并作动员讲话。省委第十巡回指导组组长、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何存贵作指导讲话。指导组成员、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雎励军和商洛市政府办公室肖沛出席会议。 孙国华在动员讲话中指出,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推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的有力举措,是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全党思想意志行动、始终保持党的强大凝聚力战斗力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全党积极担当作为、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是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必然要求,是高质量推进教学研究型高水平大学的必然要求。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开展这次主题教育的重大政治引领意义、理论武装意义、实践推动意义、使命感召意义,不断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深学细照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理论大学习、思想大武装中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孙国华强调,要深刻领悟主题教育的目标要求,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聚焦主题教育根本任务,坚持凝心铸魂筑牢根本、锤炼品格强化忠诚、实干担当促进发展、践行宗旨为民造福、廉洁奉公树立新风,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着力解决理论学习、政治素质、能力本领、担当作为、工作作风和廉洁自律等方面的问题,切实做到坚定理想、锤炼党性、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努力达到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要全面把握主题教育的重点任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严格按照党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以“六学并进”为方法抓实理论学习,以“重点课题”为牵引抓实调查研究,以“党建引领聚合力”为重点抓实推动发展,以“自我革命”为要求抓实检视整改,以“制度机制建设”为载体抓实建章立制,坚持有机融合、一体推进、贯穿始终。要切实加强主题教育的组织领导,突出“以上率下”落实领导责任,突出“统筹结合”务求工作实效,突出“真督实导”抓好督促指导,突出“氛围营造”加强宣传引导,切实做到领导到位、督导到位、落实到位,做到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确保主题教育有声势、有特色、有成效。 孙国华强调,开展主题教育是一项重大而严肃的政治任务,是学校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对标对表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开展好主题教育,不断凝聚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加快教学研究型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为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何存贵指出,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党中央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部署,对于统一全党思想、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就扎实推进主题教育各项任务,何存贵提出五点要求。一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要深刻认识到此次主题教育是锤炼党性、筑牢忠诚的政治之训,是武装头脑、凝心铸魂的理论之训,是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实践之训,是自我革命、纯洁队伍的作风之训,在站位上再提升,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切实增强抓好主题教育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二要准确把握任务要求。要牢牢把握主题教育的总要求,紧紧锚定主题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切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三要树立明确工作导向。要突出目标导向,强化规划引领,找准方法路径,自觉对标对表,及时校准偏差,确保主题教育不变形、不走样;要突出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聚焦6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及其表现,紧扣本单位实际解决好苗头性问题,专项整治突出问题,对典型问题抓好举一反三;要突出效果导向,把开展主题教育同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结合起来,同深入推进“三个年”活动结合起来,推动将学习工作热情转化为知重负重、知难克难、知险化险的实际成效。四要贯通落实重点措施。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努力把每一项工作做扎实做到位。在理论学习方面,要原汁原味深入学、联系实际重点学、领导干部带头学,进一步提高理论素养,坚定理想信念,升华觉悟境界,增强能力本领,做到学用结合、知行合一;在调查研究方面,要深入基层一线,认真排查梳理工作中的堵点淤点难点和痛点,推动解决一批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现状问题;在推动发展方面,要深入查找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问题和短板,分析其原因,找准切入点,把握发力点,明确落脚点,以深化调研来推动解决发展难题;在检视整改方面,要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做到立行立改、真抓实干,下硬茬开展重点领域、重点问题的专项整治,务求实效;在建章立制方面,要坚持“当下改”和“长久立”相结合,健全制度机制,补齐短板弱项。五要坚决扛起落实责任。学校党委要落实主体责任,党委书记要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其他成员要履行“一岗双责”,要先学一步、学深一点,发挥好示范标杆表率作用,同时要抓好分管领域的主题教育,对重点工作要做到亲力亲为、及时关注,既要当好主题教育的组织者、参与者,又要当好引领者、示范者。 校领导,校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全体处级干部,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党支部书记、组织员、师生党员代表参加会议。 (供稿:党委组织部 摄影:胡月琪)
4月13日下午,校党委会在长安校区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意见》《中共中央关于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的通知》,传达全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大会精神,学习省委《关于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实施方案》和《关于在全省大兴调查研究的实施方案》,研究部署学校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校党委书记孙国华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要深刻认识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上来,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高质量推进教学研究型高水平大学建设。 会议强调,要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全面、准确把握开展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根本要求、目标任务和方法措施,聚焦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等重点任务,做到有机融合、一体推进、贯穿始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在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努力走出一条顺应时代大势、符合发展规律、彰显学校特点、服务发展大局的高水平大学建设路子。 会议要求,要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安排部署,做到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校院两级领导班子成员要自觉落实主体责任,履行“一岗双责”,以上率下、示范带头,推动主题教育有力有序有效开展。要做好宣传引导、研究阐释、阵地管理,强化督促指导,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以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 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77779193永利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实施方案》《中共77779193永利委员会关于大兴调查研究的实施方案》。 纪委机关、组织部、巡察办有关负责人列席会议。 (供稿:党政办公室)
为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增强我校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推动师德师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走深走实,3月下旬开始,学校集中开展了师德师风警示教育活动。 为做好师德师风警示教育活动,党委教师工作部专门组织汇编了师德师风制度规范及师德失范行为典型案例手册,内容包含了教育部和学校印发的师德制度规范等文件,以及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公开曝光的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案例。 师德师风制度规范及师德失范行为典型案例汇编 各教学科研单位按照学校总体安排,紧扣师德师风警示教育学习内容,精心组织安排,创新学习方式,深入学习师德师风制度规范及师德失范行为典型案例汇编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的重要论述摘编》等,全面开展自查自纠,不断提升工作成效。 各教学科研单位通过不同会议方式,集中开展师德师风警示教育活动 各教学科研单位师德师风警示教育活动开展情况总结 通过师德师风警示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政治站位,筑牢了思想道德防线,坚定了树立良好师德形象、涵养高尚师德的信念,切实增强了教师遵守“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供稿:党委教师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