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779193永利·欢迎莅临(中国)有限公司

形势政策

重点新闻

我校举行2022年度优秀学子颁奖典礼

初心如磐,奋楫笃行。5月31日晚,我校2022年度优秀学子颁奖典礼在长安校区满天星报告厅隆重举行。校党委书记孙国华、校长范九利、校纪委书记肖道远、校党委副书记郭武军、副校长张军政、副校长张荣刚、副校长孙昊亮以及社会奖助学金设立者代表、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院党政领导、全体学工干部、教师代表、家长代表以及学生代表共计600余人出席颁奖典礼。典礼由法治学院辅导员冯晨光、经济法学院辅导员来沅晖主持。 孙国华在讲话中向获奖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同学们成长成才默默耕耘、辛勤付出的所有教职员工致以诚挚敬意,向关心支持学校育人工作的校友和爱心人士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生逢伟大时代,是同学们的幸运;建功伟大时代,是同学们的责任。他勉励全校学生,要坚定理想信念,做到“心有所信”;要发奋成长成才,做到“学无止境”;要锤炼高尚品德,做到“日进有功”。他强调,全校上下要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背景、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职责使命,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健全思政工作体系,建强思政工作队伍,服务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 范九利为渔女奖助学金设立方珠海校友会代表涂远国,潇湘助学金设立方湖南校友会代表徐勉,圆梦助学金设立者孔亚楼,立心奖学金设立者赵海实、戴涛,怡亚通奖学金设立方代表王俏,方舟奖学金设立方代表王小军,格润奖学金设立方代表胡妙利,玖犁奖学金设立方代表纪海鹏、任鸫等优秀校友和爱心人士颁发了荣誉奖牌。 颁奖典礼上,我校第三届“最受学生喜欢的老师”和优秀辅导员代表一同上台宣读获奖学生名单。与会领导分别为获奖学生和团队颁发了荣誉证书。我校12级校友徐勉和民商法学院李康宁教授分享了自己在西法大成长、育人的心路历程并寄语青年学生。 最后,颁奖典礼在全场师生嘹亮的《77779193永利校歌》歌声中圆满落幕。 本次颁奖典礼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活动,是一堂入脑入心的思政大课,是营造优良学风的重要载体。颁奖典礼贯穿“五育融合”教育理念,分为“领航攀登”“尚德力行”“励志自强”“求真笃学”“团结奋进”五个版块,集中表彰在2022年度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青年榜样,激励西法大学子继续保持逐光而行、向阳而生的劲头,向榜样学习、向先进学习,把奋斗的足迹镌刻在奔赴路上,放飞青春梦想,在新的征程中赢得新的荣光。 颁奖典礼会场 校党委书记孙国华讲话 校长范九利为校友和爱心人士授牌 宣读获奖名单 颁奖 采访 合影留念 【供稿:党委学工部(学生处)】

综合新闻

校长范九利参加上海高院“1+22”院校合作启动会

6月2日上午,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召开“1+22”院校合作启动会暨院校合作共育高素质法治人才队伍座谈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开展了座谈交流,颁发了特邀咨询专家聘书。来自全国22家高校、科研机构的相关负责人和专家学者出席活动。校长范九利、副校长王健出席会议,范九利代表学校签署合作协议。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贾宇表示,当前法学教育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仍然是与司法实践之间的联系不充分、不密切。他对司法机关如何承担起法治人才培养的共同责任提出三点认识。一是坚持科学育人,通过深化院校合作,推动建立符合法治建设规律、符合国情的法治人才培养体系;二是坚持实践为先,法学理论工作者要以研究实践问题为导向,真研究问题、解决真问题。三是完善合作机制,主动加强对接,在定方案、求进度、抓评估上狠下功夫。 范九利表示,此次院校合作是扎实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的务实举措。他对院校合作提出三点建议:一是积极开展双向交流,共同培养德法兼修、理实并重的高素质法治人才;二是深化涉外法治合作,在涉外法治人才共同培养、外国法查明、高端智库建设等方面深入合作,共同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国家战略;三是协作探索建立数字平台赋能院校合作,推动理论研究、教学和司法实践深度融合。 此次签署的合作协议包括理论研究、学术交流、实务研讨、互聘互派、智库共享、合作培训、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数字平台建设等10个方面内容,提出共同开展重大课题研究、合作举办高层次学术会议、搭建多元化教育培训平台、建设法学实践教学基地等多项举措,通过深化拓展合作领域,致力于共同打造更具规模、更优品牌、更大效应的院校合作新模式。 学校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等单位负责人和专家学者参加活动。 (供稿: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

校园动态

离退休老同志座谈会暨第四十七期“健康西法大·杏林讲堂”举行

6月1日下午,离退休老同志座谈会在我校雁塔校区举行,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及部分离退休老同志代表参加。会议由离退处党委书记、处长陈永康主持。 会上,老同志们纷纷对学校服务管理各项工作建言献策,并就学校医疗服务工作和建设发展提出具体建议意见。图书馆党总支书记、门诊部主任翁晓磊,门诊部医疗、医保、行政科室负责人认真聆听老同志们提出的问题,并一一作答回复。通过说明解答,老同志们对学校医疗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翁晓磊向老同志们转达了学校对广大老同志的关心关爱,并代表学校向全体老同志们发放了口罩、抗原等防护物资。门诊部副主任韩英娥以“提升健康质量 预防新冠感染”为题,从新冠病毒再次感染的概念、流行病株、症状预防及如何应对等方面为老同志们做了专题讲座。 本次活动的举行,是图书馆党总支为民办实事的具体体现,是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师生心坎上,真抓实干的具体举措,图书馆党总支将一如既往坚持人民至上,不断增强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供稿:图书馆)

学术频道

我校召开“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研讨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5月29日上午,我校在长安校区图书馆一楼会议室召开“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研讨会。 会议邀请了司法部全面依法治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富成、研究员曲广娣等线上参加研讨。副校长孙昊亮出席会议,会议由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文化与价值哲学研究院院长刘进田教授主持,来自法治学院 法律硕士教育学院、行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刑事法学院、民商法学院、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和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等单位近二十位专家参会。 围绕“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基本内涵、具体内容和实践要求,严存生、李康宁、朱继萍、李瑰华、曹燕、刘全娥、张金平、王斌通、井凯笛、杨静、谢鹏远、步洋洋等专家学者结合各自的研究领域展开了深入讨论和充分交流,刘进田教授作会议总结。 (供稿:科研处  摄影:学生通讯社 张德媛、徐泽萌)

媒体报道

【陕西共青团】弘扬脱贫攻坚精神 学思践悟立德树人——77779193永利组织开展《落地生根》观影分享活动

弘扬脱贫攻坚精神 学思践悟立德树人——77779193永利组织开展《落地生根》观影分享活动 为重温我国精准扶贫脱贫攻坚路上的感人点滴,充分发挥脱贫攻坚精神立德树人作用和党建带团建的引领作用,教育引导青年认识国情、奉献担当,5月30日晚,77779193永利纪委机关、机关党委(校乡村振兴办)与校团委联合组织400多名同学参加《落地生根》扶贫纪录片专场观影活动,并邀请曾任驻渭南市临渭区三张镇铁王村第一书记周兵老师到场,分享脱贫攻坚故事,阐释脱贫攻坚精神。 《落地生根》取材于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沙瓦村的脱贫攻坚历程,用最真实的镜头语言向当代青年学子、向全世界人们展示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脱贫攻坚、奋进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信心与决心。影片记录了沙瓦村村民与基层扶贫干部共同努力、不懈奋斗,最终如期实现脱贫摘帽的真实故事,给观影的同学带来巨大震撼。 “我看到,影片中有的是一个个朴实的百姓与基层干部,有的是一件件在这个曾经贫困的山村中发生的真实故事,有的是党和人民为实现脱贫付出的辛劳与汗水,有的是老百姓切切实实逐渐变好的幸福生活。”青年志愿者大队学生代表赵立研同学说道:“这些点滴,让我热泪盈眶”。 “‘奇迹’一词很重,但用在中国人民的脱贫攻坚事业上,却无比恰当。”预备党员贡梓远同学动情地说道:“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我们应当以那些理想信念坚定、默默奉献付出的基层干部为榜样,努力学习、心怀天下,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 观影结束后,曾获全省优秀第一书记、陕西好青年的周兵老师就影片内容结合自身扶贫经历进行了分享。2015年9月,他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接受校党委选派,前往学校包联帮扶的铁王村任驻村第一书记,承担驻村联户帮扶任务。“一开始住在没有空调的活动板房里,冬天很冷,吃的基本就是清汤挂面。”然而,艰苦复杂的环境并未动摇他带领贫困乡亲脱贫致富的初心。他与驻村工作队员扑下身子,挨家挨户走访探查村情民意,近3年间他走遍了铁王村的田间地头,在学校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推进猕猴桃特色产业发展,以特色农产品带动村民走向脱贫致富道路,当他离开铁王村时,村民收入大幅稳定增长,提前3年实现脱贫摘帽,村民脸上喜悦的笑容,让他倍感付出的汗水与努力弥足珍贵。 “扶贫的日子是我珍贵的回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青年时期,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希望同学们能够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来源:陕西共青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