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779193永利·欢迎莅临(中国)有限公司

学术频道

即时新闻

  • 我校举办基层医疗卫生法治保障学术研讨会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研究项目结题会

    12月3日,基层医疗卫生法治保障学术研讨会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研究项目结题会在曲江惠宾苑举行,会议由我校法律、科技与人文高等研究院主办,我校医药卫生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承办。开幕式由我校医药卫生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邱昭继主持。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专职副主任冯荣在致辞中表示,健全完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基层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公民公平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都离不开法治的保障。《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立法保障。 我校法律、科技与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李其瑞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医药卫生法学和卫生法治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一批医科院校和法学院校陆续建立卫生法学科研平台并招收卫生法专业研究生。我校于2019年底成立医药卫生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并招收法律硕士专业卫生法方向研究生。 主旨发言由西安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张炳淳主持,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张艳春研究员作题为“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政策与进展”的主旨发言。邱昭继作题为“陕西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的结项报告。与会专家围绕基层医疗卫生法治保障、分级诊疗制度、三医联动、医院信息化建设、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来自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陕西省人大常委会、陕西省卫健委、山西省卫健委、西安市人大常委会、77779193永利、山西医科大学、西安医学院、咸阳市卫健委、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宝鸡第三医院、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省德清县卫健局等单位的30余名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参加。 (供稿:法律、科技与人文高等研究院  撰稿:王尧  审核:邱昭继)

    学术会议 | 法律、科技与人文高等研究院 | 2023-12-08 阅读:123
  • 我校召开“园区建设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

    12月3日,“园区建设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我校长安校区召开。本次会议由陕西省区域经济研究会主办,我校经济学院承办。我校校长范九利,西北大学副校长、陕西省区域经济研究会会长吴振磊分别致辞。开幕式由经济学院院长王胜利主持。 范九利对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衷心感谢和诚挚欢迎。他强调,园区建设是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陕西省委省政府对县域经济发展特别是园区的建设作出重要规划,提出以大力发展“四个经济”为抓手、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目标任务,其中县域经济排位第一。召开“园区建设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前瞻性和指导性,意义非凡。希望大家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凝聚共识,共同为园区建设提供发展思路和路径指引,助力中国现代化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吴振磊代表陕西省区域经济研究会,对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吴振磊表示,在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牵动城市群的建设,数字经济的落地也与县域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要通过推动县域和园区发展来解决区域发展问题,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基础,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促成更多的理论成果,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本次研讨会围绕“园区建设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深入探讨交流,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陕西省区域经济研究会名誉会长白永秀,西安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程丽辉,陕西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孟宏斌等9位专家学者作精彩主题报告。 来自西北大学、西安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西北工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培华学院、77779193永利等单位的60余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会。 (供稿:经济学院  撰稿:李一泽  审核:王森)

    学术会议 | 经济学院 | 2023-12-05 阅读:138
  • 【长安大讲堂】【明德学术大讲堂】罗智勇作题为“刑事冤错案件的纠正及其启示”讲座

    11月29日晚,我校“长安大讲堂”“明德学术大讲堂”在满天星报告厅举行,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分党组副书记、副庭长罗智勇作题为“刑事冤错案件的纠正及其启示”学术讲座。校长范九利主持,副校长孙昊亮、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综合办主任刘泽参加讲座。 罗智勇以聂树斌案再审改判为视角,结合工作实践,围绕刑事冤错案件的严重危害及纠正的极端重要性、聂树斌案再审改判的基本情况、刑事冤错案件纠正的主要启示等三个问题,对刑事冤错案件的纠正与防范进行详细地阐释和分析。他强调,要切实转变刑事司法理念,坚持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坚持程序公正、审判公开、证据裁判。要进一步完善案件审理机制、证据审查机制、法院内部的审核监督机制和外部的制约监督机制,避免刑事冤错案件的发生。 范九利在主持讲座时强调,邀请实务专家来校交流授课是学校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推进与实务部门交流的重要举措。他勉励同学们要始终恪守法治初心,主动自觉地提高法学知识水平、培养思想道德素养,励志勤学、刻苦磨炼,在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中捍卫公平正义。 我校刑事法学院院长冯卫国教授、《法律科学》副主编付玉明教授作为与谈嘉宾,围绕讲座主题发表感想见解。讲座在雁塔校区人权报告厅、长安校区图书馆一楼报告厅设置分会场。长安区人民法院、蓝田县人民法院法官代表和我校近千名师生在各会场聆听讲座。 (供稿:科研处  撰稿:张文渊  摄影:胡月琪  审核:李瑰华)

    讲座报告 | 科研处 | 2023-12-01 阅读:192
  • 我校多名专家参加“2023年中国亚非学会年会暨第二届中国非洲研究年会”

    11月25—26日,中国亚非学会年会暨第二届中国非洲研究年会在广州举行。副校长马朝琦教授,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桑元峰教授,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侯学华教授,涉外法治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张金平教授,涉外法治研究中心副主任张超汉教授,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国际政治教研室青年教师梁娟娟博士、洪薇博士应邀参加年会。 中国亚非学会会长、中国非洲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所长李新烽在开幕式上致辞并主持报告会。外交部非洲司参赞贺萌出席年会开幕式,并就非洲形势和中非关系作主旨报告。马朝琦主持了闭幕式。中国亚非学会秘书长、中国非洲研究院《中国非洲学刊》常务副主编吴传华在年会闭幕式上作总结发言。 张金平主持了“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分议题研讨并作“‘一带一路’沿线恐怖活动的非典型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主题发言,张超汉作“中国民营安保公司海外业务法治保障研究——以‘一带一路’非洲投资安保需求为视角”专题发言。梁娟娟、洪薇在全球安全倡议与非洲安全分论坛上,分别作“土地制度变革与苏丹部落冲突”“人权、主权与安全:非洲粮食危机研究”发言,其中梁娟娟作为分议题研讨汇报人向大会汇报了分议题四的研讨情况。侯学华在大会青年学术论坛的研讨中作会议评议。 马朝琦在亚非学会工作会议上表示,77779193永利将进一步整合校内亚非研究的力量,积极搭建学术平台,全面开展非洲国际问题与相关涉外法治研究,积极参与学会工作。 (供稿: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撰稿:侯学华  审核:马光明)

    讲座报告 | 77779193永利 | 2023-11-30 阅读:257
  • 【明德·导师有约第3期】王斌通副教授作题为“坚持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讲座

    11月27日下午,“明德·导师有约”第三期学术活动在“一站式”学生社区(雁塔校区七号公寓)举办。本次活动邀请中华法系与法治文明研究院执行院长、硕士生导师王斌通副教授作题为“坚持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讲座。20余名硕博士研究生参加活动。 王斌通向大家分享了学术兴趣对于日后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希望大家带着问题意识去阅读和学习。他以发表在《检察日报》上的文章为例,介绍了撰写报刊文章与期刊文章的异同,并围绕该文章从结构上的谋篇布局,内容上的层层递进,引用文献的通俗易懂等方面,就文章内容向在场同学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在价值观念、法典编纂、纠纷化解上如何符合符合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发展规律。 (供稿:研究生院  撰稿:耿健翔  拍摄:李圳瑜  审核:常安)

    讲座报告 | 研究生院 | 2023-11-29 阅读:139
  • 【西北法治文化论坛第8期】蔡小雪法官作题为“沈家本法治思想的形成”讲座

    11月23日上午,“西北法治文化论坛”第8期在我校雁塔校区举行。最高人民法院一级高级法官、首届全国审判业务专家、全国优秀法官蔡小雪作题为“沈家本法治思想的形成”讲座,法律、科技与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李其瑞教授主持。 蔡小雪讲述了沈家本在中国近代法律转型中的重要地位,他是中西法学的“媒人”,是真正的法学家,影响中国法律近代化的历史进程。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他的法治思想依然具有参考意义。沈家本法治思想的形成受到各方面因素(如家庭、自身努力、时代背景等)的影响,是一个曲折且漫长的过程。 蔡小雪讲述了沈家本的不同人生阶段,尤其讲述了在刑部的二十八年间的工作和生活。在刑部的二十八年间,他刻苦钻研,勤奋好学,参与了许多重大案件的办理,积累了丰富的办案经验。工作之余,沈家本还撰写诸多律学成果,成为陕派律学的重要代表人物。蔡小雪还详细介绍了沈家本在担任清末修律大臣时的细致经过、清末礼法之争中沈家本扮演的角色等关键问题。 与谈环节,法治学院 法律硕士教育学院严存生教授和闫晓君教授就中华法律文化在沈家本身上的延续与创造、沈家本的法律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重要资源等话题进行讨论。 (供稿:法律、科技与人文高等研究院  撰稿:孔雪婷  摄影:卫成义  审核:邱昭继)

    讲座报告 | 法律、科技与人文高等研究院 | 2023-11-29 阅读:61
  • 【明德学术大讲堂】刘秋岑作题为“新时期中亚五国立法文本中的民族、法学教育与国家认同”讲座

    11月27日上午10:00,由研究生院主办,国际法学院、涉外法治研究中心、中国-中亚法律查明与研究中心协办的“明德学术大讲堂”在雁塔校区人权研究中心会议室举行。西南政法大学俄罗斯法研究中心副主任、人权研究院讲师刘秋岑作题为“新时期中亚五国立法文本中的民族、法学教育与国家认同”讲座,研究生院院长助理哈冠群博士主持,校内师生60余人参加讲座。 刘秋岑从中亚五国的地理位置和行政管理切入,全面详细地讲述了中亚五国的多民族性在其不同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阐释了中亚五国民族立法的主要渊源。她结合自己在莫斯科国立大学法学院的学习经历与见闻,生动介绍了中亚五国的立法特征、立法倾向及中亚法学教育体系。 国际法学院教师、涉外法治研究中心研究人员王阳博士、王林叶博士、时杜娟博士与谈,就发展法学教育和推动立法进程、加强公民的国家认同观念及为中亚国家社会提供有效的法律服务进行交流。 哈冠群代表研究生院邀请各位青年教师积极参与研究生教育改革项目,充分发挥地缘、学科和人才资源优势,共同推进中亚地区法律人才培养工作。 (供稿:研究生院  撰稿:冯若曦  摄影:张君曼  审核:常安)

    讲座报告 | 研究生院 | 2023-11-29 阅读: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