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下午,校党委副书记郭武军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争做新时代有为青年”为主题,在长安校区致知楼为外国语学院120余名本科生讲授专题思政课。 课堂上,郭武军分别从充分认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意义,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做到“五个牢牢把握”以及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新征程上青年使命在肩等方面作了深刻阐释,激励同学们要响应时代召唤,争做新时代好青年。他指出,大学时代对于人生具有重要意义,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他勉励同学们,要争做坚定信念的理想者,练就过硬本领,将自己的理想追求、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同建设党和国家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胸怀“国之大者”,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本节思政课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营造了浓厚氛围,同学们听后进一步确立了理想抱负和奋斗目标,增强了责任意识。今后,学院将继续拓展思政教育载体,传承红色基因,用实际行动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不断提升。 (供稿:外国语学院)
2023-05-265月25日上午,我校第十五届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季系列活动之“童趣涤心”心理嘉年华活动在长安校区举行。 活动现场,校党委书记孙国华、党委副书记郭武军亲切询问学生的活动体验及学习生活状况,寄语同学们要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培养理性平和的阳光心态。 本次活动设置有游戏互动区、沙盘体验区、绘画测验区、DIY解压区等区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同学们放松身心,体验自我成长。微雨连绵,同学们的参与热情却丝毫未减,他们在欢声笑语中舒缓情绪,化解烦恼,活动结束时纷纷表示意犹未尽。 “童趣涤心”心理嘉年华活动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项品牌活动,旨在让同学们抛开压力与烦恼,放下手机、走出宿舍、收起矜持,在游戏和专业体验中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及主动求助的意识。学工部将继续探索心理育人的有效形式,营造“人人关注心理健康”的良好校园氛围,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供稿:党委学工部)
2023-05-26由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主办,全国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厦门大学法学院承办的2023年全国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法律文书写作大赛圆满落幕。我校在本次大赛上斩获佳绩。 自大赛公告发布以来,学校高度重视,研究生院积极组织,法治学院 法律硕士教育学院全力配合,研究生踊跃报名参赛。通过校内预赛,专家评审,一对一点评,推荐报送等环节,报送优质作品至厦门大学法学院参赛。法治学院 法律硕士教育学院2021级法律(法学)研究生李平洲获得2023年全国法律文书大赛一等奖,学校荣获最佳组织奖。 学校将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法学教育要处理好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的重要指示精神,强化法学学科的实践性特征,培育优质法学人才。鼓励学生以赛促学,通过竞赛等形式,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助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供稿:研究生院)
2023-05-265月25日下午,我校第十七期学工干部讲业务专题培训活动在长安校区校务楼二楼报告厅举行。校党委副书记郭武军出席,学工部副部长、学生处副处长燕楠主持。 郭武军充分肯定了学工干部讲业务专题培训活动。他强调,“一站式”学生社区是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全体学工干部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学生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把破解当前工作的难题作为加快学生社区建设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二要创新工作思路,充分调动各种力量在学生社区联动,着力打造贴近实际、贴近社区、贴近学生的品牌育人活动。三要强化党建引领,建强建好社区党组织,充分发挥好学生骨干模范作用,让每一名党员都成为一面鲜红旗帜。四要坚持以生为本,注重管理与服务相结合,以问题为导向为学生办实事、办好事,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五要发扬“政治坚定 实事求是 勇于创新 艰苦奋斗”的“老延大”优良传统,拓宽工作思路,抓好重点难点,克服短板弱项,提升育人成效,以担当作为践行初心使命。 学工部部长、学生处处长杨明以“77779193永利‘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改革建设的思考”为题,从“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政策依据、概念内涵、标准化要求及我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实现路径等五个方面,系统、全面、清晰、深刻地阐释了“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改革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是构建高校思政工作新生态的重要举措。后续,学工部将以“学工干部讲业务活动”为载体,总结经验、交流成果、促进提升、持续发力,确保“一站式”学生社区落到实处富有实效。 学工部、校团委等部门工作人员,各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及全体辅导员参加活动 (供稿:党委学工部)
2023-05-265月23日,中国长安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编辑王玉秀一行在省委政法委相关同志陪同下到我校调研,在雁塔校区举行调研座谈会。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监察专员肖道远出席会议并讲话,科研处处长李瑰华主持会议。 肖道远对王玉秀一行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他介绍了我校历史沿革、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情况,尤其是近年来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服务法治陕西方面取得的成绩。他表示,双方加强交流合作,对进一步学习宣传研究习近平法治思想,促进我校法学研究成果在政法系统的应用将起到积极作用。 王玉秀详细介绍了公司的业务情况、调研目的及合作意愿,希望双方在出版业务等多方面开展合作,产出更多高水平法学研究成果,共同为中国式法治现代化贡献力量。 会上,参会人员围绕法学研究与实践、习近平法治思想阐释研究、学术成果出版与宣传进行了交流研讨。 省委政法委综治事务中心副主任曹慧颖、宣教处干部万建飞陪同调研。学校科研处、法治办、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中华法系与法治文明研究院等单位负责人和有关专家学者参加座谈会。 (供稿:科研处 摄影:沙尔悦 张栗嘉)
2023-05-255月16日,副校长张军政深入10号学生公寓楼“一站式”学生社区调研座谈并讲授专题思政课。 张军政一行首先深入学生宿舍进行走访,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关心学生学习生活,叮嘱同学们要规律作息,加强锻炼,增强安全用电意识,保持宿舍干净卫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谨防网络电信诈骗。 走访结束后,张军政一行前往10号学生公寓楼“一站式”学生社区思政工作站与来自行政法学院、民商法学院、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法学院)、公安学院(公共安全法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商学院(管理学院)的学生代表进行座谈,围绕社区建设、专业学习、中国-中亚峰会等热点问题与参会同学进行了深入交流,希望大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等群体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参与学生社区建设,及时反馈并协助解决社区学生遇到的实际困难,推动学生社区建设走深走实。 座谈结束后,张军政以“加强理论学习,筑牢理想信念”为题讲授专题思政课。他指出,广大青年学生要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从“学什么、怎么学、如何做”入手,把准学习方向,改进学习方式,突出实践担当,将专业学习与政治理论学习相结合,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积极用党的创新理论改造主观世界、指导学习实践,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他勉励学生社区中的大学生党员要带头认真学习和积极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带动身边同学不断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加强社会实践锻炼,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活动最后,张军政强调,要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浸润式教育”将思政育人工作做到位,使“一站式”学生社区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交流思想和能力培养的重要场所。 (供稿:民商法学院)
2023-05-18为不断提升我校学生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增加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学习平台,招生就业处与国际法学院联合成立77779193永利法考中心。5月18日下午,我校在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举行77779193永利法考中心揭牌仪式。招生就业处、各法学院相关负责同志及学生代表共80余人参加揭牌仪式。国际法学院党委书记李立主持活动。 招生就业处处长孙静表示,法考中心的成立将进一步提升我校学生的法学专业能力,不断创新与探索多元化的法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路径,以法考研究、能力提升为目标,构建全方位立体式教学机制,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孙静、李立共同为法考中心揭牌。 学生代表杨怡在发言中谈到,同学们要充分利用法考中心提供的资源,提升自身的法学素养、专业能力,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刑事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步洋洋为同学们带来法律职业规划讲座,向同学们传授了丰富的法律学习经验和方法,用自身求学经历鼓励大家珍惜大学时光,用永不服输的拼搏精神走好法学学习之路。 我校法考中心的成立将以助推学生职业发展为目标,发挥我校法学教育优势,整合校内外优质教学资源,培养学生法律思维能力,不断探索法考教学研究模式,形成有显著社会影响力的法考品牌。 (供稿:国际法学院)
2023-05-235月20日下午,由团省委、省委教育工委、省科技厅、省科协、省社会科学院、省学联、西咸新区管委会共同主办,长安大学承办的第十四届“挑战杯”陕汽集团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闭幕式暨颁奖仪式在长安大学渭水校区举行。 本届“挑战杯”大赛启动以来,校团委积极筹备,认真部署,通过线上线下宣讲推广,吸引广大同学积极参与,全校共提交作品142件。经过校级评审和校内专家悉心指导,我校13件作品参加省赛、3件入围终审决赛,经过资格审核、网络评审、终审答辩等环节,最终获得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的好成绩。 经过省级评审与现场答辩,关润楠团队提交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法治化实证研究》等3件作品获得省赛二等奖,姜硕团队《大数据时代媒体审查与网络监管机制——基于近五年“网络暴力”典型案例的实证分析》等5件作品获得省赛三等奖。 第十四届“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赛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省内分赛,每两年举办一次。目前,“挑战杯”比赛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成为青年学生创新作品、交流学习和国内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的优质服务平台。今后,校团委将进一步拓宽青年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思路,增加营造创新创业氛围的力度,通过多种方式为学生搭建素质教育的实践课堂和创新风采的展示舞台,引导和激励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 (供稿:校团委)
2023-05-22我校刑事法学院院长助理汪鹏副教授、民商法学院贾同乐博士受邀于5月17日至19日赴乌兹别克斯坦参加第三届“塔什干法律之春”国际法律论坛。该论坛旨在搭建开放性学术交流平台,汇聚顶尖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应对全球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法学热点话题,是中亚地区法学交流盛会之一。 本届论坛主题为“作为永恒价值的基本权利”。论坛期间,汪鹏副教授在“数字时代的法学教育:新视野与新观点”专题论坛中,以“从知识学习到能力培养的转变—以77779193永利《犯罪学》课程为例”进行主题发言;贾同乐博士以“海外机构来华投资基金及外汇管理法律制度”为主题,在民商事法律方面与参会专家进行学术交流。 论坛主办方之一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法律大学是我校友好合作院校,自签约以来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基础,双方开展人才联合培养、师资交流、科研合作等务实合作。论坛结束后,代表团一行访问了塔什干国立法律大学,与该校副校长Bakhshillo Khodjaev教授和教师代表就开展合作研究、共同举办学术论坛、互派访问学者进行交流,达成了多项共识。 本次出访适逢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召开,进一步推动了我校与中亚地区法学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交流,是我校积极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的有效实践。学校将继续保持与中亚高校的密切往来,加强学术交流,深化文明互鉴,增进相互理解,为筑牢中国同中亚国家人民的世代友好基石,携手建立更加和谐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供稿: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2023-05-225月17日至18日,陕西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研修班在我校举办。 开班前,我校校长范九利、副校长孙昊亮与陕西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凯进行了会见和考察。 本次研修班聚焦以学增智目标,采取专题讲授、集中学习、交流研讨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5月17日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邀请了77779193永利、西北大学3名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辅导。 学员在交流研讨中纷纷表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结合自身学习和工作实际,不断激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豪情和干劲,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陕西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高管、公司中层干部40余人参加培训。 (供稿:培训中心)
2023-05-19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根据省委教育工委和省教育厅统一安排,2月20日至24日,我校在长安校区、雁塔校区分别设立两个分会场,组织全体校领导和处级干部参加全省高校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班。 培训期间,全体学员认真听取了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刘建林同志作的开班动员讲话和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陈乃霞同志作的培训总结讲话,听取和观看了有关专家教授的专题辅导报告和视频讲座。 为深化学习效果,学校严格按照培训安排,将全体学员分为七个小组,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党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和相关文件等开展分组领学和专题研讨。全体学员认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在努力做到原原本本学、逐字逐句学、突出重点学、整体贯通学的同时,结合思想、工作实际进行了广泛热烈的研讨。 本次学习班主题鲜明,内容全面,目标明确。通过全面系统的学习,广大干部进一步深化了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理解和认识,增强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大家纷纷表示,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为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供稿:党委组织部 摄影:杜超英 朱风翔)
5月24日下午,校党委副书记郭武军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争做新时代有为青年”为主题,在长安校区致知楼为外国语学院120余名本科生讲授专题思政课。 课堂上,郭武军分别从充分认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意义,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做到“五个牢牢把握”以及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新征程上青年使命在肩等方面作了深刻阐释,激励同学们要响应时代召唤,争做新时代好青年。他指出,大学时代对于人生具有重要意义,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他勉励同学们,要争做坚定信念的理想者,练就过硬本领,将自己的理想追求、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同建设党和国家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胸怀“国之大者”,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本节思政课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营造了浓厚氛围,同学们听后进一步确立了理想抱负和奋斗目标,增强了责任意识。今后,学院将继续拓展思政教育载体,传承红色基因,用实际行动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不断提升。 (供稿:外国语学院)
4月28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国际商事法庭开庭审理原告阿尔法利环球有限公司(Alpha Advantage Global Limited)与被告ATA Creativity Global、马肖风及第三人全美在线(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损害股东利益责任纠纷案[案号(2022)最高法商初5号]和原告大林成名有限公司(Dynamic Fame Limited)与被告ATA Creativity Global、马肖风及第三人全美在线(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损害股东利益责任纠纷案[案号(2022)最高法商初6号]两宗国际商事案件。 应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国际商事法庭特别邀请,我校党委副书记郭武军,最高人民法院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委员、我校涉外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瀚教授,以及国际法学院部分师生在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国际商事法庭现场观摩了两宗国际商事案件的庭审活动。 两宗案件合议审判庭由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四庭庭长、国际商事法庭法官高晓力担任审判长,郭载宇、余晓汉、朱理、丁广宇等四名法官为合议庭成员。庭审历时5小时,各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在审判长的规范指引下,按照法定程序对各自观点进行阐述,并围绕案件争议焦点进行充分辩论,整个庭审过程规范有序,充分保障了各方当事人诉讼权利。随后审判长宣布休庭,案件将择日宣判。 现场观摩的师生就该案的诉讼管辖、法律适用、外国法的查明等焦点问题展开讨论。他们表示,这是第一次旁听最高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实实在在上了一堂规范的涉外审判实务公开课。 此次我校师生赴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国际商事法庭现场观摩庭审,极大提升了国际法专业和法律硕士(涉外律师)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了学生对涉外法律知识学习的热情,是我校持续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多措并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 (供稿:国际法学院)
5月14日,由我校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教务处、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主办的“多科融合 多元协同 多维培养”新闻传播学科一流专业建设研讨会在长安校区诚意楼举行,来自国内新闻界的专家学者、资深教授齐聚一堂,为我校新闻传播学科一流专业建设把脉问诊,破题指路。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范九利,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监察专员肖道远,副校长孙昊亮出席研讨会开幕式,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教务处负责同志及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师生代表参加研讨会。 范九利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我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是全国重要的法治新闻人才培养教育基地。多年来,培养了一大批在央视、新华社等一线主流媒体从业的业务骨干。他强调,进入新时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信息技术变革为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带来重大机遇,新闻传播本科教育需要适应传媒变革,准确把握时代精神与专业发展特色,与时俱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他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的召开,充分听取和征求各位专家学者对我校新闻传播学科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推动和促进我校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再上新台阶。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我校客座教授曾静平作为专家代表致辞,他表示,77779193永利新闻传播学科具有深厚的红色基因,他希望学校做好中国共产党早期新闻教育的历史资料搜集整理,以标志性人物和文献为原点,高举陕北公学红色旗帜,打造独具西法大特色的新闻传播本科教育基地。 开幕式上,孙昊亮介绍了我校一流专业建设情况。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副院长陈琦介绍了学院一流学科建设情况。 开幕式结束后,与会专家学者分为四个分论坛听取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各专业建设情况汇报并展开交流研讨。 【供稿: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
5月25日上午,我校第十五届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季系列活动之“童趣涤心”心理嘉年华活动在长安校区举行。 活动现场,校党委书记孙国华、党委副书记郭武军亲切询问学生的活动体验及学习生活状况,寄语同学们要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培养理性平和的阳光心态。 本次活动设置有游戏互动区、沙盘体验区、绘画测验区、DIY解压区等区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同学们放松身心,体验自我成长。微雨连绵,同学们的参与热情却丝毫未减,他们在欢声笑语中舒缓情绪,化解烦恼,活动结束时纷纷表示意犹未尽。 “童趣涤心”心理嘉年华活动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项品牌活动,旨在让同学们抛开压力与烦恼,放下手机、走出宿舍、收起矜持,在游戏和专业体验中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及主动求助的意识。学工部将继续探索心理育人的有效形式,营造“人人关注心理健康”的良好校园氛围,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供稿:党委学工部)
3月22日,我校在校务楼2楼报告厅召开全校后勤工作会议。校长范九利出席会议,副校长张军政主持会议。 范九利分析了后勤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结合学校年度重点任务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做好新时代大后勤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把后勤保障工作纳入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大局中,为高水平大学建设添砖加瓦。二是坚持以“师生为本”,以“管理一流、保障一流、服务一流”为目标,统筹谋划安排,推动大后勤工作改革创新。三是强化安全意识和底线意识,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持续强化风险防控,确保校园安全稳定、风清气正。 张军政就做好2023年工作提出要求,强调要聚焦学校中心工作,强化实干精神,增强协同意识,改进工作作风,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服务效能,努力构建一流保障体系,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会上,后勤保障处处长陈建宁传达了《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加强学校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后勤保障处、保卫处、国资处、基建处、信息网络中心、门诊部负责人分别作2022年工作总结并安排部署2023年有关工作。 党政办公室、纪委机关、组织部、宣传部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各学院负责人代表参加会议。 (供稿:后勤保障处 摄影:胡月琪)
5月17日至18日,陕西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研修班在我校举办。 开班前,我校校长范九利、副校长孙昊亮与陕西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凯进行了会见和考察。 本次研修班聚焦以学增智目标,采取专题讲授、集中学习、交流研讨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5月17日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邀请了77779193永利、西北大学3名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辅导。 学员在交流研讨中纷纷表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结合自身学习和工作实际,不断激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豪情和干劲,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陕西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高管、公司中层干部40余人参加培训。 (供稿:培训中心)
5月20日下午,由团省委、省委教育工委、省科技厅、省科协、省社会科学院、省学联、西咸新区管委会共同主办,长安大学承办的第十四届“挑战杯”陕汽集团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闭幕式暨颁奖仪式在长安大学渭水校区举行。 本届“挑战杯”大赛启动以来,校团委积极筹备,认真部署,通过线上线下宣讲推广,吸引广大同学积极参与,全校共提交作品142件。经过校级评审和校内专家悉心指导,我校13件作品参加省赛、3件入围终审决赛,经过资格审核、网络评审、终审答辩等环节,最终获得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的好成绩。 经过省级评审与现场答辩,关润楠团队提交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法治化实证研究》等3件作品获得省赛二等奖,姜硕团队《大数据时代媒体审查与网络监管机制——基于近五年“网络暴力”典型案例的实证分析》等5件作品获得省赛三等奖。 第十四届“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赛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省内分赛,每两年举办一次。目前,“挑战杯”比赛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成为青年学生创新作品、交流学习和国内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的优质服务平台。今后,校团委将进一步拓宽青年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思路,增加营造创新创业氛围的力度,通过多种方式为学生搭建素质教育的实践课堂和创新风采的展示舞台,引导和激励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 (供稿:校团委)
5月23日,中国长安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编辑王玉秀一行在省委政法委相关同志陪同下到我校调研,在雁塔校区举行调研座谈会。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监察专员肖道远出席会议并讲话,科研处处长李瑰华主持会议。 肖道远对王玉秀一行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他介绍了我校历史沿革、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情况,尤其是近年来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服务法治陕西方面取得的成绩。他表示,双方加强交流合作,对进一步学习宣传研究习近平法治思想,促进我校法学研究成果在政法系统的应用将起到积极作用。 王玉秀详细介绍了公司的业务情况、调研目的及合作意愿,希望双方在出版业务等多方面开展合作,产出更多高水平法学研究成果,共同为中国式法治现代化贡献力量。 会上,参会人员围绕法学研究与实践、习近平法治思想阐释研究、学术成果出版与宣传进行了交流研讨。 省委政法委综治事务中心副主任曹慧颖、宣教处干部万建飞陪同调研。学校科研处、法治办、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中华法系与法治文明研究院等单位负责人和有关专家学者参加座谈会。 (供稿:科研处 摄影:沙尔悦 张栗嘉)
为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确保校园健康安全,5月12日下午,我校举行以“发展护士队伍 改善护理服务”为主题的“5.12国际护士节”护理知识竞答暨培训演练活动。校长范九利、副校长张军政出席,门诊部副主任韩英娥主持。 范九利代表学校向全体医务人员致以节日祝愿,对门诊部的工作特别是疫情期间的无私奉献予以肯定,同时希望全体医护人员在今后工作中要注重人文与专业融合,加强健康安全教育,提升健康服务水平,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严谨的工作态度,为保障师生健康和校园安全做出应有贡献。 门诊部主任翁晓磊传达学习了近期相关会议精神,安排部署了传染病防控、健康驿站管理、生产安全、消防安全等相关工作。全体人员学习了《重点机构和重点场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操作指南(试行)》《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等相关文件精神。护士长陈雪丽代表护理团队发言。 在以院感防护、医疗护理、安全生产等方面为主要考核内容的护理知识竞答活动环节,全体护士积极参与,踊跃抢答。竞答结束后,韩英娥、陈雪丽、张琪和8名护士为大家带来了诗歌朗诵、古筝独奏、歌曲演唱、集体洗手操表演等节目,展现出门诊部工作特点和向上、向善、向美的时代风貌及职业风采。 本次活动不仅是对护理人员辛勤付出和专业精神的肯定,更是对默默奉献在一线医务岗位上的工作者们的鼓舞,激励全体医护人员继续深入优化医疗服务工作,保障师生群众的生命健康。 门诊部全体人员参加活动。 (供稿:门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