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779193永利·欢迎莅临(中国)有限公司

综合新闻

党群行政

我校归国华侨联合会换届大会举行

9月6日下午,我校归国华侨联合会换届大会在长安校区召开。省侨联组织权益部二级巡视员薄广莉、校党委副书记郭武军出席会议并讲话,省侨联组织权益部三级主任科员李四兵、校党委统战部副部长马玲、校团委书记徐京平、校侨联第一届委员会班子成员及成员代表参加会议。校侨联第一届委员会委员潘俊武主持。 会议听取了校侨联第一届委员会副主席喻贵英代表学校侨联第一届委员会所作的工作报告。李四兵宣读了《中共陕西省归国华侨联合会党组关于77779193永利侨联委员会换届的批复》。大会通过举手表决的方式选举产生了由李晓宁任主席,李雅萍任副主席,常鑫任秘书长,冯颖、刘卫锋任委员的学校侨联第二届委员会。 薄广莉代表省侨联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学校党委对侨联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给予了充分肯定,向新一届侨联委员会表示祝贺并就侨联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对侨联工作的领导;二是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创学校侨联工作新局面;三是要做深做实为侨服务,要当好归侨侨眷的娘家人,关注高校侨联群体的所思所盼,把学校侨联建设成为归侨侨眷信赖的温暖之家、团结之家和奋斗之家。 郭武军代表学校对莅临指导的省侨联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对上一届侨联委员会及侨联成员取得的工作成绩充分肯定并表示感谢,向新当选的侨联委员会表示祝贺。他强调,学校侨联委员会要强化政治意识,始终保持正确的工作方向,增强组织凝聚力和向心力,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牢记光荣使命,勇担时代重任,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更加扎实有效的实际行动谱写我校侨联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会上,李晓宁代表新一届委员会班子作表态发言,徐京平代表校群团组织致贺词。会后,全体参会嘉宾和代表合影留念。 (供稿:党委统战部)

教学科研

我校“地方政府法治建设研究中心”通过教育厅验收

9月27日上午,陕西省教育厅科技处组织专家对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77779193永利地方政府法治建设研究中心”进行建设期验收评审。副校长王健参加验收会,会议由教育厅科技处副处长秦天红主持。 验收组听取基地主任王周户教授汇报了建设期的工作完成情况,并实地考察了基地办公场所和相关设施。专家组对基地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充分肯定,一致同意基地通过验收,并提出了进一步的工作建议。 秦天红表示,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是代表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高水平科研平台,需要持续加强管理建设,做好中长期规划,不断凝练和聚焦基地的研究方向和特色目标,提升研究水平和影响力,为我省地方政府法治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王健对教育厅为我校基地建设的长期指导表示感谢。他表示,学校将持续为重点研究基地提供建设经费、硬件设施和制度保障等方面的支持,不断优化管理机制,努力将地方政府法治建设研究中心建设成为省内一流的科研平台。 科研处和地方政府法治建设研究中心相关人员参与验收会。 (供稿:科研处 地方政府法治建设研究中心)

人才培养

我校举行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论坛暨陕西省涉外法治业务培训基地、77779193永利德恒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基地揭牌仪式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涉外卓越法律人才及涉外律师法律硕士、国际仲裁法律硕士与实务机构联合培养工作,7月2日上午我校在长安校区举行了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论坛暨陕西省涉外法治业务培训基地、77779193永利德恒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基地揭牌仪式。副校长孙昊亮、陕西律协副会长、北京德恒(西咸)律师事务所主任闫玉新出席。国际法学院党委书记李立主持论坛及揭牌仪式。 孙昊亮在致辞中表示,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和理论研究工作,学校加快了陕西省涉外法治业务培训基地建设。宁夏律协副会长、北京德恒(银川)律师事务所主任雷挺关心支持学校事业发展,积极捐资改造设立德恒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基地,提升了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保障条件。他指出,涉外律师、国际仲裁硕士专业学位培养项目需加快引进校外优质实务资源,与实务部门共同探索和创新高层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体系。期望联合培养单位更多的参与到培养方案的制定、招生选拔、导师团队组建、课程设置与教学、专业实习实训、学位论文指导等人才培养环节。继续为加强涉外法律研究、人才培养和法律服务的国家战略贡献力量。 闫玉新表示,此次陕西省涉外法治业务培训基地、77779193永利德恒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正当其时,对助推我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他表示,今后将继续支持学校涉外法治建设,并积极参与涉外法治人才培养。 孙昊亮和国际法学院院长刘亚军为陕西省涉外法治业务培训基地揭牌。孙昊亮和闫玉新为77779193永利德恒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基地揭牌。孙昊亮为“优秀校友工作者”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主任卫永鹏和陕西秦石律师事务所主任田磊颁发证书。 刘亚军为实务导师颁发聘书。 随后,国际法学院与联合培养单位以“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为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 涉外律师、国际仲裁法律硕士联合培养单位、实务导师、优秀校友代表及国际法学院部分教师参加论坛。 (供稿:国际法学院)

学科建设

我校召开2023年教育事业综合统计工作部署暨培训会

9月19日下午,学校召开2023年度教育事业综合统计工作部署暨培训会议,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统计工作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副校长张荣刚主持。 张荣刚就做好学校今年教育事业统计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统计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把依法依规统计贯彻到学校整个统计工作中,充分认识到统计数据在学校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作用;二是要强化数据质量,准确理解各项统计指标,客观、严谨地做好基础数据的收集、归类、协查、核查,确保数出有源、数出有据,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三是要明确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各级审核把关职责,加强部门协调沟通,把握时间节点,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本年度教育事业综合统计工作。 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副处长宁卫立传达了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3年全省教育事业统计工作的通知》及9月15日全省教育事业统计工作会议精神,并就本年度《教育事业综合统计调查表》相关指标修订、任务分工、时间安排等方面进行了具体说明。 会议集体学习了《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意见》《统计违纪违法责任人员处分处理建议办法》《关于更加有效发展统计监督职能作用的意见》等统计方面的重要文件。省教育厅数据采集专家围绕2023年教育事业综合调查制度相关指标解释、填报说明、修订内容、陕西省电子台账系统操作等内容,对校内统计工作人员进行了培训并就数据填报、电子台账系统操作等工作中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了探讨和交流。 (供稿: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

学生工作

我校举办“勇立潮头,再建新功”2023年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建功立业先进事迹专场报告会

9月26日下午,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陕西省教育厅、共青团陕西省委联合主办的“勇立潮头,再建新功”2023年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建功立业先进事迹专场报告会在我校满天星报告厅举办。党委学工部(学生处)、校团委、招生就业处相关负责人以及近300名学生代表参加此次报告会。 会上,我校2003届本科毕业生余伟安分享了自己作为一名公益律师为困难群体维护权益的经历;西北大学2014届本科毕业生曹达功讲述了在火热军营中绽放无悔青春的从军经历;西安美术学院2018届硕士毕业生崔凯敏讲述自己扎根蔡家坡,策划推广“关中忙罢艺术节”,用艺术实践助推乡村振兴的事迹;西安交通大学2008届博士毕业生杨华清讲述了自己致力于肢体畸形矫治,突破专业难题,帮助患者重获行走能力的事迹。 党委学工部(学生处)认真落实部署安排,广泛发动在校学生参与,创新丰富活动载体,组织工作有序安全,被陕西省委教育工委、陕西省教育厅、团省委评为本次活动“优秀组织单位”。 2023年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建功立业先进事迹专场报告会的成功举办展现了优秀毕业生勇于担当、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引导在校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勇于挺膺担当,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供稿:党委学工部(学生处)】

校园通讯

【主题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我校长安校区一、二号教师公寓北侧停车场改造提升项目竣工并投入使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为民办实事,解决教职工急难愁盼的问题,基建处利用筹集的专项捐款在长安校区一、二号教师公寓北侧建设停车场,以解决长安校区教师公寓停车难问题。 该项目于7月15日开工,在施工期间,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多次深入施工现场检查指导,并对施工工人进行了慰问。基建处精心组织、科学安排,克服连续高温天气、严把质量关、安全关、进度关,提前20天竣工并交付使用。 本项目共建成停车位71个,浇筑混凝土道路约1550平方米,安装道牙石约280米,安装轮档器71套,划停车位线近1000米,同时补做西侧挡土墙35米。8月11日,基建处组织审计处、财务处、国资处、保卫处、后勤保障处、物业公司和施工单位等部门进行竣工验收。经过实地勘验、查阅相关资料、听取参建各方建设情况和验收意见等相关程序,一致认为该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符合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和现行法律法规,工程质量满足功能和相关规范要求,各项指标符合验收标准,工程质量评定为合格。 长安校区教师公寓停车场改造提升工程是我校的“民生工程”,能够极大缓解教师公寓停车难的问题,让教师公寓住户“停车有位,幸福加倍”。基建处将进一步树立服务意识,竭尽全力为师生服务,为学校事业发展贡献基建力量。 (供稿:基建处)

服务社会

长安区致谢学校捐款救灾

8月29日上午,长安区副区长梁文辉一行到校,代表长安区委、区政府向学校赠送锦旗、感谢信,感谢学校在抗洪救灾中对长安区的支持与帮助。副校长张军政会见了梁文辉一行,并代表学校接收了锦旗、感谢信。 梁文辉表示,长安区滦镇街道喂子坪村鸡窝子组突发山洪泥石流自然灾害后,77779193永利第一时间伸出援助之手,向灾区无私捐款,帮助长安区抗洪救灾和灾后重建,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学校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她代表长安区委、区政府向77779193永利全体教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张军政代表学校感谢长安区委、区政府长期以来对学校建设发展的大力支持。他表示,作为驻区高校,学校与长安区在各个层面均保持着良好的沟通,双方在工作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灾情发生后,77779193永利师生感同身受,希望灾区能尽快恢复重建,灾区人民能早日恢复正常工作生活。 郭杜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赵鹏,长安区民政局副局长高亚慧,我校党政办、校工会、国内合作与校友工作处等部门负责人参加活动。 (供稿:党政办公室)

荣誉表彰

我校获“渭南市驻村帮扶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在近日召开的渭南市乡村振兴工作表彰大会上,渭南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领导小组授予我校“渭南市驻村帮扶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学校自2013年接受省级单位定点帮扶渭南市临渭区三张镇铁王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任务以来,坚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始终把驻村帮扶作为重大政治责任,积极有效整合资源、汇聚力量,高质量完成驻村帮扶工作任务。2017年,铁王村顺利实现脱贫摘帽目标。 特别是近2年来,学校立足帮扶村实际,强化帮扶力度,创新帮扶举措,在“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等方面积极谋划、主动作为,取得了良好的帮扶效果,驻村帮扶工作再上新台阶。2022年,铁王村产业发展势头总体稳中趋好,村集体经济稳定发展,人居环境显著改善,村党支部建设加强,村民收入稳步增长,达到人均年收入11800元。 如今的铁王村,田间地头有西法大驻村干部穿行的身影,产业和文化振兴有西法大的资金支持,生态、组织和人才振兴有西法大的教育和智力资源的倾注,呈现出一幅校村一家亲的和美画卷。 (供稿:机关党委)

交流合作

77779193永利刑事辩护高级研究院北京分院揭牌仪式暨2023京都刑事辩护专业化高端论坛举行

9月23日上午,77779193永利刑事辩护高级研究院北京分院揭牌仪式暨2023京都刑事辩护专业化高端论坛在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举行,300余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律师代表参加。 我校刑事辩护高级研究院执行院长刘仁琦宣读了校长范九利的致词,致词中回顾了刑事辩护高级研究院的发展历程,详细介绍了刑事辩护高级研究院在刑事辩护学科建设、文化推广、人才培养、律师培训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并表示希望通过北京分院的平台,能够与在京的各高校学者,及律所、律师携手共进,积极探索新中国刑事辩护制度的新发展,为刑事辩护事业的专业化、规范化贡献力量。 在随后举行的刑事辩护专业化高端论坛上,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及我校专家学者先后围绕轻罪治理与法律援助、法学教育与刑事辩护、如何推进庭审实质化、民营经济保护与刑事辩护等刑事辩护热点议题展开讨论。 (供稿:刑事法学院)

校园文化

我校2023年教职工羽毛球团体赛成功举办

为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四华诞以及更好地服务全校教职工体育锻炼需求,促进各部门交流合作,9月25日—27日,由校工会主办,教职工羽毛球协会、体育部分会承办的2023年教职工羽毛球团体赛在长安校区体育馆举行。闭幕式上,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孙昊亮及部分职能部门负责人为获奖队伍颁奖。 本次比赛在教职工的广泛参与和各分工会的积极组织下,共有17支队伍165名队员报名参加。经过三天的激烈角逐,机关分会一队、体育部分会获得一等奖,机关分会二队、国际法新闻传播学院联队获得二等奖,行政法学院、民商法学院、公安学院一队、商学院获得三等奖。 比赛场上,参赛教职工各个身手矫健,激情飞扬,强有力的挥拍、高质量的扣球,彰显了广大教职工昂扬向上的拼搏精神。比赛间隙,选手们积极交流,互相学习,营造了健康快乐的全员健身、重在参与的运动氛围。 新时代新征程,在校党委领导下,全校工会系统将进一步拓展思路,以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为着力点,积极组织开展更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职工文体活动,不断满足广大教职工多样化、高品质的精神文化需求,提振精神、凝聚共识,为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贡献力量。 (供稿:校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