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779193永利·欢迎莅临(中国)有限公司

综合新闻

党群行政

我校归国华侨联合会换届大会举行

9月6日下午,我校归国华侨联合会换届大会在长安校区召开。省侨联组织权益部二级巡视员薄广莉、校党委副书记郭武军出席会议并讲话,省侨联组织权益部三级主任科员李四兵、校党委统战部副部长马玲、校团委书记徐京平、校侨联第一届委员会班子成员及成员代表参加会议。校侨联第一届委员会委员潘俊武主持。 会议听取了校侨联第一届委员会副主席喻贵英代表学校侨联第一届委员会所作的工作报告。李四兵宣读了《中共陕西省归国华侨联合会党组关于77779193永利侨联委员会换届的批复》。大会通过举手表决的方式选举产生了由李晓宁任主席,李雅萍任副主席,常鑫任秘书长,冯颖、刘卫锋任委员的学校侨联第二届委员会。 薄广莉代表省侨联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学校党委对侨联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给予了充分肯定,向新一届侨联委员会表示祝贺并就侨联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对侨联工作的领导;二是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创学校侨联工作新局面;三是要做深做实为侨服务,要当好归侨侨眷的娘家人,关注高校侨联群体的所思所盼,把学校侨联建设成为归侨侨眷信赖的温暖之家、团结之家和奋斗之家。 郭武军代表学校对莅临指导的省侨联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对上一届侨联委员会及侨联成员取得的工作成绩充分肯定并表示感谢,向新当选的侨联委员会表示祝贺。他强调,学校侨联委员会要强化政治意识,始终保持正确的工作方向,增强组织凝聚力和向心力,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牢记光荣使命,勇担时代重任,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更加扎实有效的实际行动谱写我校侨联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会上,李晓宁代表新一届委员会班子作表态发言,徐京平代表校群团组织致贺词。会后,全体参会嘉宾和代表合影留念。 (供稿:党委统战部)

教学科研

我校召开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推进会

9月18日,我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推进会在长安校区校务楼召开。校长范九利、校党委副书记郭武军,副校长王健、马朝琦以及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副校长孙昊亮主持。 范九利对我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推进工作进行重点部署。他指出,各单位要明确责任与任务,发挥优势、查补漏洞,为即将到来的审核评估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专班负责领导郭武军、王健、马朝琦,分别围绕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中办学方向和定位、教师队伍、学生发展和教学成效等方面的内容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孙昊亮强调,各部门要深入学习与研究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及审核评估指标体系,提前安排、压实责任、加强沟通,确保迎评促建工作顺利进行。 教务处处长李大勇代表评建办汇报了我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评建工作推进情况及急需解决的问题。各职能部门围绕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指标体系对相关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讨论交流。 (供稿:教务处)

人才培养

我校举行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论坛暨陕西省涉外法治业务培训基地、77779193永利德恒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基地揭牌仪式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涉外卓越法律人才及涉外律师法律硕士、国际仲裁法律硕士与实务机构联合培养工作,7月2日上午我校在长安校区举行了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论坛暨陕西省涉外法治业务培训基地、77779193永利德恒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基地揭牌仪式。副校长孙昊亮、陕西律协副会长、北京德恒(西咸)律师事务所主任闫玉新出席。国际法学院党委书记李立主持论坛及揭牌仪式。 孙昊亮在致辞中表示,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和理论研究工作,学校加快了陕西省涉外法治业务培训基地建设。宁夏律协副会长、北京德恒(银川)律师事务所主任雷挺关心支持学校事业发展,积极捐资改造设立德恒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基地,提升了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保障条件。他指出,涉外律师、国际仲裁硕士专业学位培养项目需加快引进校外优质实务资源,与实务部门共同探索和创新高层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体系。期望联合培养单位更多的参与到培养方案的制定、招生选拔、导师团队组建、课程设置与教学、专业实习实训、学位论文指导等人才培养环节。继续为加强涉外法律研究、人才培养和法律服务的国家战略贡献力量。 闫玉新表示,此次陕西省涉外法治业务培训基地、77779193永利德恒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正当其时,对助推我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他表示,今后将继续支持学校涉外法治建设,并积极参与涉外法治人才培养。 孙昊亮和国际法学院院长刘亚军为陕西省涉外法治业务培训基地揭牌。孙昊亮和闫玉新为77779193永利德恒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基地揭牌。孙昊亮为“优秀校友工作者”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主任卫永鹏和陕西秦石律师事务所主任田磊颁发证书。 刘亚军为实务导师颁发聘书。 随后,国际法学院与联合培养单位以“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为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 涉外律师、国际仲裁法律硕士联合培养单位、实务导师、优秀校友代表及国际法学院部分教师参加论坛。 (供稿:国际法学院)

学科建设

我校召开2023年教育事业综合统计工作部署暨培训会

9月19日下午,学校召开2023年度教育事业综合统计工作部署暨培训会议,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统计工作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副校长张荣刚主持。 张荣刚就做好学校今年教育事业统计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统计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把依法依规统计贯彻到学校整个统计工作中,充分认识到统计数据在学校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作用;二是要强化数据质量,准确理解各项统计指标,客观、严谨地做好基础数据的收集、归类、协查、核查,确保数出有源、数出有据,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三是要明确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各级审核把关职责,加强部门协调沟通,把握时间节点,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本年度教育事业综合统计工作。 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副处长宁卫立传达了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3年全省教育事业统计工作的通知》及9月15日全省教育事业统计工作会议精神,并就本年度《教育事业综合统计调查表》相关指标修订、任务分工、时间安排等方面进行了具体说明。 会议集体学习了《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意见》《统计违纪违法责任人员处分处理建议办法》《关于更加有效发展统计监督职能作用的意见》等统计方面的重要文件。省教育厅数据采集专家围绕2023年教育事业综合调查制度相关指标解释、填报说明、修订内容、陕西省电子台账系统操作等内容,对校内统计工作人员进行了培训并就数据填报、电子台账系统操作等工作中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了探讨和交流。 (供稿: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

学生工作

我校召开2023年秋季学期研究生工作会议

9月19日上午,我校2023年秋季学期研究生工作会第一次会议在长安校区图书馆一楼会议室召开。副校长孙昊亮、校级教学督导专家李其瑞、各学院研究生工作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研究生院院长常安主持。 孙昊亮从三个方面对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提出要求。一是守住底线,确保研究生各项工作安全平稳开展。加强规范管理,明确任务、履职尽责,切实做好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二是夯实责任,切实保证各项工作圆满完成。理清工作职责、明晰岗位任务,做到运行科学、保障有力,形成我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思路和体系。三是加强学习,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不断凝练我校研究生教育特色,做到选好种子、育好苗子、结好果子,为进一步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作出贡献。 研究生院各分管副院长对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学位授予及教学环节情况进行通报,安排下半年学位申请、研究生实训工作,并对接收2024年硕士研究生推免准备工作进行部署。督导专家李其瑞教授通报2023年上半年研究生工作相关情况并提出整改建议。 会上,刑事法学院、经济法学院、国际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新闻传播学院进行了研究生亮点工作分享交流。 (供稿:研究生院)

校园通讯

【主题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我校长安校区一、二号教师公寓北侧停车场改造提升项目竣工并投入使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为民办实事,解决教职工急难愁盼的问题,基建处利用筹集的专项捐款在长安校区一、二号教师公寓北侧建设停车场,以解决长安校区教师公寓停车难问题。 该项目于7月15日开工,在施工期间,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多次深入施工现场检查指导,并对施工工人进行了慰问。基建处精心组织、科学安排,克服连续高温天气、严把质量关、安全关、进度关,提前20天竣工并交付使用。 本项目共建成停车位71个,浇筑混凝土道路约1550平方米,安装道牙石约280米,安装轮档器71套,划停车位线近1000米,同时补做西侧挡土墙35米。8月11日,基建处组织审计处、财务处、国资处、保卫处、后勤保障处、物业公司和施工单位等部门进行竣工验收。经过实地勘验、查阅相关资料、听取参建各方建设情况和验收意见等相关程序,一致认为该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符合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和现行法律法规,工程质量满足功能和相关规范要求,各项指标符合验收标准,工程质量评定为合格。 长安校区教师公寓停车场改造提升工程是我校的“民生工程”,能够极大缓解教师公寓停车难的问题,让教师公寓住户“停车有位,幸福加倍”。基建处将进一步树立服务意识,竭尽全力为师生服务,为学校事业发展贡献基建力量。 (供稿:基建处)

服务社会

长安区致谢学校捐款救灾

8月29日上午,长安区副区长梁文辉一行到校,代表长安区委、区政府向学校赠送锦旗、感谢信,感谢学校在抗洪救灾中对长安区的支持与帮助。副校长张军政会见了梁文辉一行,并代表学校接收了锦旗、感谢信。 梁文辉表示,长安区滦镇街道喂子坪村鸡窝子组突发山洪泥石流自然灾害后,77779193永利第一时间伸出援助之手,向灾区无私捐款,帮助长安区抗洪救灾和灾后重建,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学校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她代表长安区委、区政府向77779193永利全体教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张军政代表学校感谢长安区委、区政府长期以来对学校建设发展的大力支持。他表示,作为驻区高校,学校与长安区在各个层面均保持着良好的沟通,双方在工作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灾情发生后,77779193永利师生感同身受,希望灾区能尽快恢复重建,灾区人民能早日恢复正常工作生活。 郭杜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赵鹏,长安区民政局副局长高亚慧,我校党政办、校工会、国内合作与校友工作处等部门负责人参加活动。 (供稿:党政办公室)

荣誉表彰

我校获“渭南市驻村帮扶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在近日召开的渭南市乡村振兴工作表彰大会上,渭南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领导小组授予我校“渭南市驻村帮扶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学校自2013年接受省级单位定点帮扶渭南市临渭区三张镇铁王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任务以来,坚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始终把驻村帮扶作为重大政治责任,积极有效整合资源、汇聚力量,高质量完成驻村帮扶工作任务。2017年,铁王村顺利实现脱贫摘帽目标。 特别是近2年来,学校立足帮扶村实际,强化帮扶力度,创新帮扶举措,在“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等方面积极谋划、主动作为,取得了良好的帮扶效果,驻村帮扶工作再上新台阶。2022年,铁王村产业发展势头总体稳中趋好,村集体经济稳定发展,人居环境显著改善,村党支部建设加强,村民收入稳步增长,达到人均年收入11800元。 如今的铁王村,田间地头有西法大驻村干部穿行的身影,产业和文化振兴有西法大的资金支持,生态、组织和人才振兴有西法大的教育和智力资源的倾注,呈现出一幅校村一家亲的和美画卷。 (供稿:机关党委)

交流合作

【聚焦“三个年”】校长范九利一行参加2023欧亚经济论坛

2023欧亚经济论坛于9月22日在西安开幕,本届论坛主题为“创合作机遇,谋发展未来”,来自51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商界人士及学者齐聚古城西安,共同参加此次论坛。此次论坛围绕政策沟通、金融合作、经贸交流、科技创新、生态保护等领域开展活动,通过各界的广泛对话,持续释放中国—中亚峰会效应,扩大中国与欧亚国家的全方位、多领域务实合作,携手建设合作共赢、相互成就的共同体。我校校长范九利一行应邀出席论坛开幕式暨全体大会和“一带一路”商事法律服务分论坛。 “一带一路”商事法律服务分论坛由“一带一路”律师联盟、陕西省司法厅主办,西安市人民政府承办。其中对话式论坛由我校国际法研究中心主任王瀚教授主持,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副庭长罗智勇、陕西省律师协会会长韩永安、上海经贸商事调解中心主任张巍、我校国际法学院院长刘亚军、国家铁路局市场监测评估中心副主任崔艳萍等特邀嘉宾与众多高校学者、专家、法律工作者,围绕“中国涉外法律服务业的新机遇”“企业对外经贸活动中的法律风险防控”“中欧班列铁路运单物权化的路径”三个主题,深入交流讨论,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操作性较强的观点和建议。 (供稿:国际法学院)

校园文化

我校举行校友图书捐赠仪式

9月21日下午,我校校友图书捐赠仪式在长安校区图书馆一楼会议室举行。校长范九利出席并致辞,河南、陕西校友代表与上海段和段(西安)律师事务所代表参加仪式,图书馆党总支书记翁晓磊主持仪式。 范九利代表学校,向对我校捐赠图书和长期以来支持学校发展的各位校友及社会人士表达由衷的感谢。他表示,图书馆藏书量是评估一所大学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学校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自图书捐赠征集活动开展以来,广大师生校友积极响应参与,丰富了学校馆藏。他表示,学校要高度重视校友工作,加强与各界校友的联系,不断增进校友与母校之间的情感纽带。 河南校友会秘书长张书占、上海段和段(西安)律师事务所主任王阿丽、北京市中伦文德(郑州)律师事务所张瑞强作为校友代表发言,表达对母校的感恩之情,希望能够以图书捐赠的形式为母校的建设添砖加瓦。 法治学院 法律硕士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张学龙、图书馆副馆长盖青青分别为嘉宾颁发捐赠证书。 本次图书捐赠经法治学院、法律硕士教育学院号召,陕西校友刘德华、黄楷捐赠图书共计5500册,河南校友张瑞强、段少东、崔昊亮、王朝民、赵青、夏毓鹏、李琴、张莹莹及社会热心人士贾广翼、袁俊芳共计捐赠图书20000册。 (供稿:法治学院 法律硕士教育学院)